觸忤
成語(Idiom):觸忤
發音(Pronunciation):chù w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違背、冒犯。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觸:觸犯;忤:違背。指違背、冒犯他人的意愿或行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言行舉止違背他人意愿、冒犯他人的情況。多用于貶義。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觸忤一詞最早出現在《文選·鄭世家》中,其中記載了鄭國大夫鐘離昧的故事。鐘離昧是一個心高氣傲、不善與人交往的人。一天,他參加了一個宴會,卻對主人的款待舉止不滿意,便當眾表達了自己的不滿。這個行為引起了眾人的憤怒,大家都認為鐘離昧觸忤了主人的意愿,違背了禮儀規范。從此,觸忤一詞開始流傳。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無禮言行觸忤了上司,最終導致了他的辭職。
2. 在家庭中,我們要相互尊重,不要觸忤父母的意愿。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觸”字與“忤”字分開記憶,觸忤的意思即為“觸犯、違背”。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成語,如“得罪”、“得寸進尺”等,以豐富詞匯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8歲):他觸忤了老師的要求,被罰站了一節課。
2. 初中生(14歲):學生們不應該觸忤老師的教導,應該虛心學習。
3. 高中生(17歲):他的自大和不尊重他人的行為經常觸忤他人,導致了他的孤立。
【版權聲明】 本文為查字典網站原創文章,版權歸查字典所有。未經許可,禁止轉載、復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內容。違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