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馱
基本解釋
梵文Skanda(塞建陀)音譯的訛略。佛教天神,傳說為南方 增長天王 的八神將之一,居四天王三十二神將之首。 唐 道宣 載其事,謂佛涅槃時,捷疾鬼盜取佛牙一雙, 韋馱 急追取還,以授 道宣 。后佛教因以 韋馱 為護法神,亦稱護法 韋馱 ,并置其像佛寺中,著武將服,執金剛杵,立于天王殿 彌勒佛 之后,正對 釋迦牟尼佛 。《醒世恒言·呂洞賓飛劍斬黃龍》:“護法神曰:‘走,走!如不走,交你認得三洲感應護法 韋馱尊天 手中寶杵!’” 清 侯方域 《重修白云寺碑記》:“三年乃創大殿,建立三佛像與夫金剛、羅漢、 韋馱 、伽藍之屬。” 清 李漁 《奈何天·誤相》:“才進得古剎迴廊,參了 韋馱 ,謁了金剛。”參閱《金光明經·鬼神品》。
成語(Idiom):韋馱
發音(Pronunciation):wéi tuó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的形象或行為像韋馱菩薩一樣,勤勉努力,不懈怠。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韋馱是佛教中的一位菩薩,他是文殊菩薩的門徒,專門負責跑腿的雜務。成語“韋馱前度”形容人像韋馱一樣,勤勞努力,不懈怠,不辭勞苦地去完成自己的任務。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工作勤奮、努力奮斗的人,也可用來鼓勵他人不要懈怠。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傳,韋馱菩薩在古代是文殊菩薩的門徒,負責為師父辦雜務。他勤勉努力,不辭勞苦地完成了師父交給的各種任務,因此被人們稱為“韋馱菩薩”。后來,這個成語就形容像韋馱一樣勤奮努力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韋馱前度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工作像韋馱一樣,從不懈怠。
2. 她學習非常刻苦,像韋馱一樣努力。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韋馱”聯想為一個勤奮努力的小人,不斷跑腿忙碌的形象,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更多關于佛教中的韋馱菩薩的故事和功德。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要像韋馱一樣勤奮學習,爭取考個好成績。
2. 初中生:他每天都像韋馱一樣努力訓練,終于成為了一名優秀的運動員。
3. 高中生:我希望自己能像韋馱一樣,不辭勞苦地為實現自己的夢想而努力奮斗。
4. 大學生:作為一名大學生,我們應該像韋馱一樣,不懈怠地學習,為未來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