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割
成語(Idiom):配割(pèi gē)
發音(Pronunciation):pèi gē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被迫接受不公平待遇或被剝奪權益。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配割”是由動詞“配”和動詞“割”組成的,其中“配”指配給、分配,而“割”則指剝奪、割除。整個成語的意思是被迫接受不公平的待遇或被剝奪權益。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通常用來形容被迫接受不公正待遇的情況,特別是在權益被剝奪的情況下。可以用于描述社會不公、人際關系不平等等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配割”最早出現在明代劉基的《世說新語》一書中,其中有一則故事是關于晉代的王恭和王戎兩兄弟的。王恭是晉武帝的嫡長子,而王戎是晉武帝的庶子。晉武帝為了繼承皇位,將王戎剝奪了王位的繼承權,這種剝奪被形容為“配割”。這個故事成為了“配割”成語的起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 + 動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被公司配割了一些福利待遇,感到非常失望。
2. 在這個不公平的社會里,很多人都被迫接受了配割的命運。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配割”這個成語拆解為兩個部分,“配”和“割”。可以通過聯想“被配給的東西被割走”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相關的成語,如“割席斷交”、“割袍斷義”等,來進一步了解中國的成語文化。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不公平地給了我更多的作業,我感覺被配割了。
2. 初中生:我被學校取消了參加運動會的資格,感覺被配割了。
3. 高中生:因為家庭經濟困難,我無法參加同學們的聚會,感覺被配割了。
4. 大學生:由于性別歧視,我在就業中被剝奪了一些機會,感覺被配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