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割肚牽腸
發音(Pronunciation):gē dù qiān chá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極度痛苦或悲傷。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割肚牽腸意指割開腹部,將內臟牽拉出來,形容內心極度痛苦、悲傷的感覺。這個成語比喻痛苦或悲傷到了極點,讓人難以忍受。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極度悲傷、痛苦的情感狀態,可以用來形容失去親人、遭受背叛、經歷失敗等引起的內心痛楚。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哀公十四年》中有一則故事,故事中的哀公在被圍困時,忍受著饑餓的折磨,他說:“我已經餓得割肚牽腸了。”后來,這個成語就形容極度饑餓或痛苦。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割肚牽腸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割肚”和“牽腸”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失去親人的痛苦讓她感覺像是割肚牽腸。
2. 這首歌詞中的悲傷表達得十分深刻,讓人感受到了割肚牽腸的痛楚。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割肚牽腸”想象成一個人被割開腹部,內臟被牽拉出來的場景,這樣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痛苦、悲傷相關的成語,如“痛徹心扉”、“傷心欲絕”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8歲):聽到小狗被欺負的故事,我感覺心里割肚牽腸的。
2. 初中生(14歲):考試沒考好,我覺得心里割肚牽腸的,好像世界末日一樣。
3. 高中生(17歲):失去親人的痛苦,讓我感覺到了割肚牽腸的痛楚,無法釋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