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歷
成語(Idiom):造歷
發音(Pronunciation):zào l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創造歷史,開創新紀元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造歷是一個動詞短語,由“造”和“歷”兩個字組成。其中,“造”表示創造、制造,而“歷”表示歷史、紀錄。因此,造歷的基本含義是創造歷史,開創新的紀元。這個成語常用來形容某個人或某個事件對歷史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和貢獻。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造歷這個成語可以用于形容各種場景,比如一個偉大的領袖通過自己的努力和智慧改變了國家的命運,可以說他造歷了國家。另外,一場重大的科學發現、一部具有深遠影響的文學作品、一項創新的發明等,都可以被形容為造歷的事物。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傳,這個成語最早出自《史記·項羽本紀》。當時,項羽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家和政治家,他在楚漢戰爭中與劉邦進行了激烈的斗爭。最終,劉邦戰勝了項羽,建立了漢朝。在一次會戰中,項羽的部隊被劉邦圍困在垓下,形勢十分危急。項羽為了鼓舞士氣,宣布:“我等今日定當共造歷久長之盛事。”他的士兵聽后士氣大振,最終取得了勝利。從此,造歷這個成語就流傳開來。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 + 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通過自己的研究和發現,造歷了科學史。
2. 這部小說是一部經典之作,它的出版造歷了中國文學史。
3. 這個企業的創始人是一位成功的商業家,他的創新思維造歷了行業的發展。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造歷”拆分為“造”和“歷”兩個字,然后與其基本含義聯系起來記憶。同時,可以通過與項羽的故事聯系,將造歷與戰勝困難、創造歷史的意義聯系起來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造歷相關的歷史事件和人物,深入研究中國歷史的發展,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運用這個成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要努力學習,將來也要造歷一番偉大的事業。
2. 初中生:這位科學家通過自己的研究成果,造歷了科學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3. 高中生:這個企業的創始人通過創新思維和努力,造歷了行業的發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4. 大學生:我們要有遠大的目標,努力創造歷史,為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