鞮屨
成語(Idiom):鞮屨(dī jù)
發音(Pronunciation):dī j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貧窮、困苦的境況。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鞮屨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鞮指的是一種用皮革制成的鞋子,屨指的是一種用草編制而成的鞋子。這兩種鞋子都是古代貧窮人常穿的,因此鞮屨成為了形容貧窮、困苦的境況的成語。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鞮屨一詞常用于形容生活困苦、貧窮的情況,可以用來形容個人的經濟困難,也可以用來形容社會的貧困現象。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鞮屨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漢書·藝文志》中的一段記載。據說,漢代的文學家劉向曾經有一次去拜訪他的朋友,他穿著一雙用草編制的鞋子,而他的朋友則穿著一雙用皮革制成的鞋子。劉向的朋友看到他的鞋子后,感到非常慚愧,于是他把自己的鞋子脫下來給了劉向。劉向很感激他的朋友的慷慨行為,于是寫了一篇文章,用鞮屨來形容朋友的貧窮,表達了自己的感激之情。從此,鞮屨成為了形容貧窮、困苦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鞮屨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家境貧寒,生活過得像鞮屨一樣。
2. 這個地區的居民大多生活在鞮屨之中。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想象一個穿著用草編制的鞋子和一個穿著用皮革制成的鞋子的人,來幫助記憶鞮屨這個成語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貧窮、困苦相關的成語,如“窮途末路”、“一貧如洗”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家附近有很多窮人,他們的生活就像鞮屨一樣。
2. 初中生:我們應該幫助那些生活在鞮屨之中的人,讓他們過上更好的生活。
3. 高中生:貧困地區的居民大多生活在鞮屨之中,我們應該加大扶貧力度,改善他們的生活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