炕桌兒
成語(Idiom):炕桌兒 (kàng zhuō er)
發音(Pronunciation):kāng zhuō er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在家中坐在炕上,用盤子、碗等放在桌子上吃飯。比喻人們團結一致,共同進退。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炕桌兒是指中國農村家庭中的一種傳統用具,用于在炕上放置餐具和食物。炕桌兒成為一種成語,是因為在中國農村社會中,人們常常圍坐在炕桌兒旁邊一起吃飯,這象征著家庭的團結和諧。炕桌兒這個成語也常用來形容人們在困難時期互相幫助、共同進退的精神風貌。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炕桌兒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人們在困難時期互相幫助、共同進退的情景。比如,可以用于描述團隊合作、互助互愛的場合,也可以用于形容家庭和睦、親密的氛圍。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炕桌兒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農村社會,那個時期人們生活貧困,但卻非常團結,互相幫助。在農村的家庭中,人們常常圍坐在炕桌兒旁邊一起吃飯,這象征著家庭的團結和諧。因此,炕桌兒成為了形容團結互助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炕桌兒是一個由三個字組成的成語,分別是“炕”、“桌”和“兒”。其中,“炕”指的是一種傳統的供人們坐臥的家具,“桌”指的是放置餐具和食物的桌子,“兒”是表示名詞化的后綴。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們一家人就像炕桌兒上的盤子,緊密地團結在一起。
2. 在困難時期,大家圍坐在炕桌兒旁邊,互相幫助,共同渡過難關。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式來記憶炕桌兒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家庭圍坐在炕桌兒旁邊一起吃飯的情景,這樣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和用法。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中國農村文化感興趣,可以了解更多關于炕和炕桌兒的知識。此外,還可以學習其他與團結互助相關的成語,如“眾志成城”、“同舟共濟”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班同學就像炕桌兒上的碗筷,團結在一起,互相幫助。
2. 初中生:班級里的同學就像炕桌兒上的盤子,緊密地團結在一起,共同進退。
3. 高中生:在考試備戰期間,我們班同學圍坐在炕桌兒旁邊,互相討論,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