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聱牙詰屈
發音(Pronunciation):áo yá jié q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言辭狡詐隱晦,詭辯曲解,故意混淆是非,誤導他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聱牙詰屈源自于宋代文學家辛棄疾的《鷓鴣天·晚秋獨坐》一詞,其中“聱牙詰屈”形容了他對時局的看法。成語的意思是用復雜和難以理解的言辭來迷惑和誤導別人,以達到自己的目的。這個成語常用來形容那些善于辯論卻缺乏實質內容的人,或者用來批評那些故意混淆是非、顛倒黑白的行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于形容辯論中的詭辯、曲解事實、混淆是非的行為,也可以用于批評那些故意誤導他人的行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聱牙詰屈”源自于辛棄疾的一首詞,成語的出處文意較為明顯,沒有更詳細的故事起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這個成語由四個字組成,每個字的意義和音調都對整個成語的意義起到了重要作用。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辯論總是聱牙詰屈,讓人摸不著頭腦。
2. 這位政客常常用聱牙詰屈的言辭來誤導選民。
3. 不要被他的聱牙詰屈所迷惑,要看清他真正的意圖。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這個成語。例如,聱牙可以讓我們想到一種尖銳的聲音,而詰屈可以讓我們想到曲解和扭曲的意思。所以,可以想象一個人用尖銳的聲音說著曲解和扭曲的話,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除了學習“聱牙詰屈”這個成語的含義和用法之外,還可以學習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比如“彎彎曲曲”、“曲意逢迎”等,來豐富自己的詞匯。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解釋總是聱牙詰屈,讓我很難明白。
2. 初中生:政客常常用聱牙詰屈的言辭來迷惑選民。
3. 高中生:不要被他的聱牙詰屈所迷惑,要看清他真正的意圖。
4. 大學生:在辯論中,有些人總是用聱牙詰屈的方式來顛倒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