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仆
基本解釋
(1). 周 代掌管君王獵車的小吏。《周禮·夏官·田仆》:“田僕掌馭田路,以田以鄙,掌佐車之政,設驅逆之車。” 鄭玄 注:“田,田獵也。鄙,循行縣鄙。”
(2).專事農業的奴仆。 宋 洪邁 《夷堅丁志·師逸來生債》:“拂旦,田僕來報:‘昨夕三更,白牸生犢。’”《宋史·朱壽隆傳》:“歲惡民移, 壽隆 諭大姓富室畜為田僕。”
成語(Idiom):田仆
發音(Pronunciation):tián p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田地中的佃戶,比喻受人驅使、任人擺布的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田仆,古代社會中的農民佃戶,他們在地主的田地中種植莊稼,以交納地租為主要義務。成語“田仆”借用了這一概念,用來形容被人操縱、任意驅使的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貶義,形容被他人操縱、擺布的人。可以用來批評那些沒有主見,完全聽從他人安排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田仆”來源于《禮記·王制》:“田仆之事,古之人也,不見其主而事之,見其主而不顧也。”這句話形容了田仆的特點,即田仆在主人面前毫無尊嚴,完全聽命于主人的安排。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田仆”+ 動詞“之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就像個田仆,完全聽從老板的安排。
2. 這個公司的職員都是田仆,沒有自己的主見。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田地里的佃戶,被地主任意驅使,沒有自己的主見。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田仆”相關的成語,如“田獵”、“田螺”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們班上有一個同學總是被別人欺負,就像個田仆一樣。
2. 初中生:老師總是讓我們做很多額外的事情,我們感覺像是被當成田仆一樣。
3. 高中生:他的父母總是把他當作田仆一樣使喚,沒有給他自由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