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石
基本解釋
◎ 毛石 máoshí
(1) [rubble]
(2) 被水沖蝕的石塊、粗碎石,用于粗圬工中,或作為墻體面層之間的填充材料
(3) 從采石場采來的粗石
(4) 毛石砌體
(5) [ashlar]∶用毛石砌成的砌體
英文翻譯
1.{建} ashlar; ashler; rubble
成語(Idiom):毛石(máo shí)
發音(Pronunciation):máo sh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未經雕琢和加工的石頭,比喻未經教育或培養的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毛石”比喻未經過教育或培養的人。就像一塊未經雕琢和加工的石頭,沒有經過打磨,沒有展現出它的真正價值和潛力。這個成語常用來形容一個人的素質、能力還不夠完善,需要經過教育和培養來提高。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可以用于形容一個人的教育水平、工作經驗或技能不足以勝任某項任務或職位。也可以用于描述一個人的品德修養尚未完善,還需要繼續提高。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該成語出自《韓非子·難一》:“凡石之有毛者,不可與為器。”意思是說,有毛的石頭不能用來做工具。后來,人們將“毛石”引申為未經雕琢和加工的石頭,用來比喻未經教育或培養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雖然有一定的天賦,但是還是個毛石,需要經過培養才能發揮出真正的才華。
2. 這個公司需要經驗豐富的人來擔任這個職位,不能用毛石來試水。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毛石”想象成一塊未經雕琢和加工的石頭,形象地表示一個人未經教育或培養的狀態。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的石雕工藝和石頭的種類,以及中國古代對教育的重視程度。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雖然讀了很多書,但是還是個毛石,需要更多的學習和鍛煉。
2. 初中生:他雖然有一些才華,但是還是個毛石,需要經過專業的培訓來提高。
3. 高中生:他雖然有一定的潛力,但是還是個毛石,需要更多的實踐和經驗積累。
4. 大學生:他雖然有一些專業知識,但是還是個毛石,需要進一步學習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