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仗
基本解釋
指朝廷舉行祀天、朝會等大典用的儀仗。《資治通鑒·后周世宗顯德六年》:“初,有司將立正仗,宿設樂縣於殿庭。”
成語(Idiom):正仗
發音(Pronunciation):zhèng zhà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正面交鋒,直接對抗。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正仗是一個形容詞語,表示雙方直接對抗,沒有任何避讓或回避的意思。它強調了雙方均站在正面,毫不退縮地進行較量。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正仗常用于描述軍事、競技比賽、辯論等場合中的對抗。也可以用于形容兩個勢均力敵的人或者團體之間的競爭。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正仗最早出現在《孟子·梁惠王下》中,其中有一段對話是“刺鋒而行,正沖而上,如距百步,必有余勇;如距五十步,亦必有余勇;如距十步,亦必有余勇。”這段話中的“正沖而上”即為正仗的意思。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正仗是由“正”和“仗”兩個詞組成的,其中“正”表示正面、直接,而“仗”表示交鋒、對抗。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這場比賽中,兩隊展開了一場激烈的正仗。
2. 他們兩個人一直在進行正仗,誰也不肯退讓。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正仗”聯想成兩個人面對面站立,準備進行正面對抗的姿勢。這樣的形象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可以通過閱讀相關的文章、故事和新聞來進一步理解和應用正仗這個成語。此外,可以學習其他類似的成語,如“正面交鋒”、“直接對抗”等,以擴展你的詞匯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在足球比賽中,兩隊隊員展開了一場正仗,都非常努力地爭奪勝利。
2. 初中生:在辯論比賽中,我們需要進行正仗,直接回應對方的觀點。
3. 高中生:在考試中,我和同學之間展開了一場正仗,爭奪第一名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