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親
基本解釋
親近?!?a href="/r_ci_42cc8f45b7cf44f892515e7d9d653200/" target="_blank">韓非子·難言》:“上古有 湯 ,至圣也; 伊尹 ,至智也。夫至智説至圣,然且七十説而不受,身執鼎俎為庖宰,昵近習親,而 湯 乃僅知其賢而用之?!?/p>
成語(Idiom):習親(xí qīn)
發音(Pronunciation):xí qī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通過親近、交往來學習和取長補短。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習親一詞來源于《左傳》中的“習相鄉親”,意為通過與鄉親的交往來學習和取長補短。它強調了通過與他人的親近和交往,可以從他人身上學到許多知識和經驗。習親的含義不僅僅是指與親戚朋友的交往,還可以指與各種人的交流和學習。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習親這個成語可以用于描述人們互相學習和取長補短的情況。在教育領域,可以用來強調學生之間互相學習和分享知識的重要性。在職場中,可以用來鼓勵員工之間互相學習和合作,提高工作效率。此外,習親也可以用于描述國家之間的互動和交流,強調各國之間互相學習和借鑒的重要性。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習親一詞的故事起源于《左傳》中的一則故事。故事講述了魯國大夫季孫于魯國時,與鄉親交往并從他們身上學到了許多知識和經驗。這個故事強調了通過與他人的親近和交往,可以獲得很多的收獲和啟發。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習親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由動詞“習”和名詞“親”組成。其中,“習”表示學習、取經,“親”表示親近、交往。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學生們應該互相習親,共同進步。
2. 在國際交往中,各國應該互相習親,取長補短。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習親”與“學習和取長補短”聯系在一起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你與親戚朋友的交往中學到了許多知識和經驗,這樣可以幫助你記住習親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習親相關的成語,如“親疏有別”、“親如手足”等。同時也可以了解與習親類似的成語,如“學海無涯”、“取長補短”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班級的同學們應該互相習親,共同進步。
2. 初中生:在學校里,學生們應該互相習親,共同提高學習成績。
3. 高中生:在備考期間,同學們可以互相習親,分享學習方法和經驗。
4. 大學生:大學生活中,我們可以通過互相習親,擴大自己的人脈圈。
5. 成年人:在職場中,同事們應該互相習親,共同進步和提高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