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峭
基本解釋
公正嚴格。 宋 蘇舜欽 《上三司副使段公書》:“某荒忽自失,伏念閣下正峭明察,重其許可,一言之賞,不可妄得,是必有所過聽也。”
成語(Idiom):正峭
發音(Pronunciation):zhèng qià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山峰高聳險峻。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正峭一詞中的“正”指直立、垂直,“峭”指高聳、險峻。因此,正峭形容山峰高聳險峻,也可以用來形容其他物體的形狀高聳挺拔,或者比喻人的品行高尚崇高。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正峭這個成語通常用于形容山峰的高聳險峻,也可以用來形容建筑物、樹木等高聳挺拔的形狀。此外,正峭也可以用來比喻人的品行高尚崇高,表示其道德修養非常高尚。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正峭一詞最早出現在明代徐渭的《朝中措》一書中。據傳,徐渭在書中描述了一座高山,山勢險峻,如刀削斧劈,直插云霄,形容其高聳險峻的景象為“正峭”。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正峭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形容詞“正”和“峭”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座山峰正峭挺拔,令人望而生畏。
2. 他的品行正峭高尚,備受大家尊敬。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正峭”這個成語與高山峭壁的形象聯系起來,形成記憶聯想。可以想象自己站在一個高聳險峻的山峰上,感受到正峭的氣勢和威嚴。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山、高聳、險峻相關的成語,如“峰回路轉”、“高山流水”等,以擴展對這些成語的理解和應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生:山上的大樹長得正峭,好像一把大傘。
2. 小學生:我們去爬那座正峭的山峰吧,聽說山頂上有美麗的風景。
3. 初中生:他的品行正峭高尚,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4. 高中生:這座建筑物設計獨特,外形正峭挺拔,成為城市的地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