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翻
成語(Idiom):拾翻(shí fān)
發音(Pronunciation):shí fā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把已經翻過的地方再翻一次,比喻重復勞動、重復做一件事情。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拾翻是由兩個詞語組成,拾和翻。拾指撿起、拾取,翻指翻轉、翻動。拾翻的意思是把已經翻過的地方再翻一次,比喻重復勞動、重復做一件事情。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某些人做事不專心,反復做同樣的事情。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拾翻這個成語可以用在各種場景中,比如描述一個人在工作中不專心、不注重細節,反復犯同樣的錯誤;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在學習中不踏實,不重視基礎知識的學習,導致反復重修同一門課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拾翻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莊子·齊物論》中,原文是“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其中的“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就是指拾翻的意思。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拾翻是由兩個動詞組成的成語,拾和翻。拾是動詞,指撿起、拾取;翻也是動詞,指翻轉、翻動。兩個動詞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個新的意思。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做事不認真,總是拾翻,導致同樣的錯誤反復出現。
2. 這個學生學習不踏實,總是拾翻,不重視基礎知識的學習。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在一個菜地里,他一邊拾取菜地里的蔬菜,一邊翻動土壤。這樣的場景可以幫助記憶拾翻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閱讀相關的故事、文章,了解更多關于拾翻的用法和意義。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小明上課總是不專心,老師說他是個拾翻的孩子。
2. 初中生:我同桌經常拾翻,作業老師已經給過了一次,他還是寫錯了。
3. 高中生:這個同學學習不踏實,總是拾翻,導致成績一直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