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訇
成語(Idiom):震訇
發音(Pronunciation):zhèn hō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聲音巨大,震動耳膜。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震訇是指聲音巨大,如雷霆轟鳴般的聲音,能夠震動人的耳膜。它形容了聲音的強烈、威力和震撼力,常用來形容客觀事物的聲音或人的聲音表達出來的強烈情感。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震訇常用于形容自然界的雷聲、炮聲、爆炸聲等巨大聲響,也可以用來形容人的聲音表達出的激動、憤怒或震撼人心的力量。可以用在描述自然現象、戰爭場景、激烈辯論等情境中。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昭公三十年》中有一則故事,昭公問孔子:“吾聞有人于此,能以聲聞于天下。”孔子回答:“是非之聲也。夫雷霆者,物之震者也。”孔子用“雷霆之聲”來比喻言論的威力和影響力,后來就衍生出了成語“震訇”。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動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那場爆炸聲簡直震訇了整個城市。
2. 他的演講聲音震訇,讓人們深受感動。
3. 雷電交加,轟隆隆的震訇聲讓人心驚肉跳。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震訇”聯想為雷聲轟鳴的聲音,形象地表示聲音巨大的意思。可以想象自己站在一個雷雨交加的場景中,聽到震耳欲聾的雷聲,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震訇”相關的成語,如“雷霆萬鈞”、“震耳欲聾”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聽到了震訇聲,嚇得我跳了起來。
2. 初中生:那場爆炸的震訇聲讓整個城市都震撼了。
3. 高中生:他的演講聲音如雷霆般的震訇,讓人們深受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