貽戾
成語(Idiom):貽厲
發音(Pronunciation):yí l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因自身的過錯或錯誤行為而給自己帶來嚴重的損害或不利的后果。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貽厲源于《論語·季氏》:“季氏將伐顓臾。冉有季路見于孔子曰:“季氏將有事于顓臾。”孔子曰:“求,無乃爾是過與?夫顓臾,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為?”季路回,告于季氏。季氏曰:“以吾從大夫之后,不敢不告。”孔子曰:“丘也幸,茍有過,人必知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因自己的過錯或錯誤行為而導致嚴重的損失、不良后果的情況。例如:一個人因為貪污受賄而被捕入獄,他的錯誤行為成為自己貽厲的原因。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故事源自于《論語》中的一段對話。季氏將要伐顓臾,季路見到孔子后告訴他這個消息。孔子責問季路為什么要伐顓臾,因為顓臾是東蒙的主人,也是社稷之臣,伐它會有什么好處。季路回去后告訴了季氏,季氏說他一定會向大夫們請教后再決定。孔子說:“我很幸運,如果我有過錯,人們一定會知道的。”這段對話中的“過”就是指貽厲,表示因為自己的過錯而帶來不利后果。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貽厲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四字成語,前兩個字是“貽”,后兩個字是“厲”。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因為貪污受賄被判刑,這是他自己貽厲。
2. 這家公司因為管理不善,導致業績下滑,自己貽厲。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住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因為自己的錯誤行為而給自己帶來的厲害的損害,這個形象會幫助你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其他與錯誤行為、不良后果相關的成語,例如“自作自受”、“自食其果”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因為不好好學習,考試沒考好,是自己貽厲。
2. 初中生:他因為違反規定,被校長批評,這是他自己貽厲。
3. 高中生:他因為不努力學習,失去了升學的機會,是自己貽厲。
4. 大學生:他因為不按時交論文,被教授扣分,這是他自己貽厲。
5. 成年人:他因為不守法律,被判刑,這是他自己貽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