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足
基本解釋
(1).指皇帝的蹤跡。 明 夏完淳 《六哀詩·先考功》:“九京有同心,天門策龍足。”
(2).喻必不可少的。與“蛇足”相對。 清 李漁 《閑情偶寄·演習·脫套》:“然須萬不得已,少此數句,必添以后一齣戲文,或少此數句,即埋沒從前説話之意者,方可如此,是龍足,非蛇足也。”
成語(Idiom):龍足
發音(Pronunciation):lóng z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才出眾,非常優秀。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龍足是由“龍”和“足”兩個字組成的成語。龍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神話生物,象征著權威和力量;足表示完整和充足。龍足形容一個人的才能非常出眾,具備非凡的能力和潛力。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龍足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某個人在某個領域或某方面具有超強的才能和潛力。可以用于贊美某個人的能力出眾,或者預測某個人將來會有非凡的成就。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龍足這個成語最早出自《莊子·齊物論》。莊子在齊物論中寫道:“麟不象麟,非彼無用之麟也;龍不象龍,非彼無用之龍也。”這句話意味著,真正的麟和龍都是非常珍貴而有用的存在。后來,人們將“龍足”作為成語來形容人才出眾。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音樂領域可謂是龍足,無人可及。
2. 這位年輕的科學家才剛剛起步,但已經展現出了龍足的才華。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龍足”與優秀、出眾的形象聯系起來,想象一個擁有龍足的人才能夠飛躍而出,展現出非凡的能力和潛力。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神話中關于龍的故事,以及其他與成語相關的詞語和故事。同時,可以學習其他形容人才出眾的成語,如“獨步天下”、“出類拔萃”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說小明是班里的龍足,他在數學競賽中拿了第一名。
2. 初中生:我妹妹的畫真的很棒,她的繪畫技巧真是龍足。
3. 高中生:這位學霸在所有科目中都是龍足,簡直就是全能的。
4. 大學生:他在音樂創作上有著龍足的才華,將來一定會成為一位偉大的音樂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