霑足
成語(Idiom):霑足
發音(Pronunciation):zhān z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雨水充沛,地面濕潤。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霑足是一個形容詞,由“霑”和“足”兩個字組成。霑的意思是沾濕,足的意思是充足。所以霑足的意思是雨水充沛,地面濕潤。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霑足一詞常用于形容雨水充沛,地面濕潤的情況。它可以用來形容雨后大地的濕潤、植物的茁壯生長,也可以用來形容人們心情舒暢、精神飽滿的狀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詩經·秦風·蒹葭》中有一句“蒹葭之茂,於彼纍纍。”其中,“纍纍”就是指雨水充沛,地面濕潤的意思。后來,人們就用“霑足”來形容雨水充沛的情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形容詞。動詞“霑”表示沾濕,形容詞“足”表示充足。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雨后的花園,綠草如茵,真是霑足的景象。
2. 夏天的早晨,霑足的露水讓人感到清涼宜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霑足”與雨水充沛的景象聯系起來,想象一片綠草如茵的花園,這樣可以更加深刻地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其他與雨水有關的成語,如“雨過天晴”、“雨后春筍”等,進一步豐富對于自然景象的描寫。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昨天下了一場大雨,院子里的草地都被雨水霑足了。
2. 初中生:盛夏的早晨,露水滴滴,整個花園都是霑足的景象。
3. 高中生:經過一夜的降雨,早晨的田野濕潤而清新,真是霑足的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