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自業自得(zì yè zì dé)
發音(Pronunciation):zì yè zì d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自己從事的工作努力奮斗,取得成果后感到滿足和快樂。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自業自得是一個四個字的成語,由“自業”和“自得”兩個詞組成。自業指自己所從事的事業或工作,自得指獲得滿足和快樂。這個成語的意思是指自己從事的工作努力奮斗,最終取得成果后感到滿足和快樂。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自業自得一般用來形容一個人在自己從事的工作或事業上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從而感到滿足和快樂。可以用于表揚一個人的努力和成就,也可以用于自我激勵和鼓勵。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說,這個成語最早出自《孟子·梁惠王上》。孟子是中國古代的一位著名思想家,他在這篇文章中說:“君子之于天下也,義以為先,利之次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之樂為最樂。王天下之樂為最樂,其次樂君之樂,其次樂士之樂。士之樂,自業自得之樂也。”意思是說,君子在對待天下事務時,先考慮義而后考慮利。君子有三種樂趣,其中最大的樂趣是王天下,其次是享受君王的樂趣,再次是享受士人的樂趣。士人的樂趣就是自己從事的工作努力奮斗,取得成果后感到的滿足和快樂。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自業自得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兩個相同的成分“自業”和“自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在努力工作,最終獲得了晉升,真是自業自得啊!
2. 這個項目是他親自負責的,他取得的成果讓他感到自業自得。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住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在自己從事的工作上努力奮斗,最終取得成果后,滿足地對自己說:“我自己努力奮斗,我自己獲得了滿足和快樂,我自己得到了自己的成就。”這樣的聯想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意思和用法。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自我努力和成就相關的成語,如“自食其力”、“自強不息”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在學校的比賽中獲得了第一名,我感到自業自得。
2. 初中生:我付出了很多努力,最終成功地完成了這個科學實驗,我感到自業自得。
3. 高中生:我通過自己的努力考上了理想的大學,我感到自業自得。
4. 大學生:我在大學期間積極參與社會實踐,取得了一些成果,我感到自業自得。
5. 成年人:我一直在工作中努力奮斗,終于晉升為經理,我感到自業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