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藴火
成語(Idiom):然藴火
發音(Pronunciation):rán wēn huǒ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內心深處的怒火或憤怒。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然藴火源于《漢書·王莽傳》中的一段故事。王莽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政治家,他曾經在權力的誘惑下篡奪了漢朝的皇位。在他統治期間,百姓生活困苦,民怨沸騰。有一天,王莽去參觀一家農民的農田,看到農民的田地長勢喜人,王莽不禁生出了嫉妒之心。他想要毀壞農田,于是拿出了一把火炬,準備點燃農田。然而,正當他舉起火炬的一剎那,他內心深處的怒火突然燃起,他意識到自己的錯誤,立刻將火炬扔到了一邊,沒有點燃農田。從此以后,人們用“然藴火”來形容內心深處的怒火或憤怒。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一般用來形容人內心深處的憤怒或怒火,表示憤怒之情已經到達極點。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然藴火的故事源于中國歷史上的王莽篡位事件。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然藴火屬于四字成語,由兩個形容詞和一個名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不公平的待遇感到憤怒,內心里的然藴火已經燃燒了很久。
2. 她的言辭激烈,內心的然藴火已經無法控制。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然藴火”與王莽的故事聯系起來記憶。想象王莽舉起火炬的瞬間,內心的怒火燃起,然后他意識到錯誤,將火炬扔到一邊。這個畫面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王莽篡位的歷史背景,了解更多關于王莽和他的統治的信息。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對欺負我弟弟的人感到然藴火。
2. 初中生:老師不公正地批評了我,我內心的然藴火燃起了。
3. 高中生:政府的不公平政策讓人們的然藴火愈發高漲。
4. 大學生:社會不公正的現象激起了青年人內心深處的然藴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