貽責
成語(Idiom):貽責
發音(Pronunciation):yí z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貽責是指因自己的過失或錯誤而給他人帶來麻煩或損失,同時也指因自己的行為或言語給他人留下不好的印象或影響。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貽責一詞由兩個部分組成,貽和責。貽意為給予、帶來,責意為責任。貽責的意思是因自己的行為或錯誤給他人帶來責任或麻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貽責常用于形容某人因自己的過失或錯誤而給他人帶來麻煩或損失的情況。可以用來批評或警示他人要謹慎行事,避免給他人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貽責一詞最早出現在《孟子·公孫丑下》中。故事講述了公孫丑因為疏忽大意而讓一只鳥逃走,孟子責備他說:“貽汝大責也。”意思是你的過失給你帶來了很大的責任。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貽責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由動詞“貽”和名詞“責”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粗心大意貽責了整個團隊。
2. 小明的不負責任的行為貽責了他的朋友們。
3. 這次事故的發生完全是因為駕駛員的貽責。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貽責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在手里拿著一個責任的包裹,而這個包裹卻掉在了地上,這個人因為自己的疏忽大意給他人帶來了麻煩,從而形成了貽責這個成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學習相關的成語和詞語來擴展對貽責的理解,例如“自作自受”、“自食其果”等。同時,也可以學習一些與責任和謹慎相關的故事和寓言,以加深對貽責的理解和應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不小心打翻了同桌的水杯,貽責了他的書本。
2. 初中生:他因為不按時完成作業,貽責了整個班級。
3. 高中生:他的不負責任的行為貽責了他的家人和朋友。
4. 大學生:他的虛假宣傳貽責了公司的信譽和利益。
5. 成年人:他的失職行為貽責了整個公司的形象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