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兵
成語(Idiom):魚兵(yú bīng)
發音(Pronunciation):yú bī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沒有戰斗力或者極其薄弱的軍隊或武裝力量。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魚兵是由“魚”和“兵”兩個字組成的成語,比喻軍隊或武裝力量的戰斗力極其薄弱,無法進行有效的戰斗或抵抗。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軍隊或武裝力量的實力非常弱小,無法起到應有的作用。也可以用來形容某個組織或團體內部的力量薄弱,無法對外界施加影響力。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孟子·公孫丑上》中有記載:“魚兵無血氣之勇,犬馬無知能之勞?!边@句話出自孟子的名篇《公孫丑》。孟子在這篇文章中講到,一個國家的力量不在于人數多少,而在于人民的素質和士氣。魚兵一詞就是從這篇文章中引申而來的。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漢字組成,沒有特殊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支隊伍實在是魚兵一樣,根本無法應對敵人的進攻。
2. 這個組織內部紛爭不斷,已經變成了一個魚兵的樣子。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魚兵”形象化來記憶。想象一個魚群被圍攻,卻無法進行有效的反抗,就像是一支魚兵,毫無戰斗力。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孟子的名篇《公孫丑》,深入了解孟子的思想和對國家力量的看法。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這只小貓連老鼠都抓不到,簡直是魚兵一樣。
2. 初中生:這個游戲隊伍太弱了,打不過其他隊伍,真是魚兵啊。
3. 高中生:這個國家的軍隊實力太弱,根本無法對抗鄰國的進攻,真是魚兵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