慴愕
成語(Idiom):慴愕(shè è)
發音(Pronunciation):shè 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嚇得心神不定,非常驚慌失措。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慴愕是由“慴”和“愕”兩個字組成的成語。慴意為驚恐害怕,愕意為驚訝嚇人。慴愕形容人嚇得心神不定,非常驚慌失措。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在某種突發事件或驚險情況下,受到嚇得神經緊張,喪失了冷靜和應對能力的狀態。可以用于描述面對突然的消息、意外事件或恐怖景象時的反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慴愕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左傳·僖公三十二年》中。當時,齊國的公子鮑在與齊國的公子束之間發生了一次爭斗。齊國的公子鮑因為害怕束之的報復,一直處于驚慌失措的狀態,就用了“慴愕”這個成語來形容他的心情。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慴愕是一個動詞短語,由兩個形容詞“慴”和“愕”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聽到突然的爆炸聲,頓時慴愕地站在原地,完全無法反應。
2. 她看到蜘蛛爬到自己的腳上,嚇得慴愕地尖叫了起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慴愕”與“驚恐失措”聯系起來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自己在受到突然的驚嚇時的反應,就能更好地理解和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慴愕”相關的成語,如“驚慴百慮”、“驚慴萬狀”等,來拓展對這個主題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突然聽到窗外傳來的巨響,嚇得慴愕地躲到了桌子下面。
2. 初中生:她在參觀恐龍化石展覽時,看到巨大的恐龍骨架,嚇得慴愕不已。
3. 高中生:在看到自己的考試成績單后,他慴愕地發現自己居然考了個滿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