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簫
基本解釋
編管吹奏樂器名。其形參差象鳳翼。《爾雅·釋樂》:“大簫謂之言。” 郭璞 注:“編二十三管,長尺四寸。” 邢昺 疏引 李巡 曰:“大蕭,聲大者。”一說二十四管,見《廣雅·釋樂》。
成語(Idiom):大簫(dà xiāo)
發音(Pronunciation):dà xiā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吹奏大型管樂器,比喻聲勢浩大、氣勢磅礴。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大簫是一種古代樂器,形狀長而粗,音調低沉。成語“大簫”比喻聲音宏亮、威風凜凜,形容氣勢雄偉、聲勢浩大。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盛況空前、場面宏大的場合,也可以用來形容某種聲音或氣勢非常龐大的事物。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大簫”來源于古代樂器大簫的聲音宏亮、威風凜凜的特點。在古代,大簫常用于宮廷樂隊或重大慶典活動中,其聲音能夠傳達出雄壯的氣勢和莊嚴的氛圍。因此,人們將大簫作為形容氣勢宏大的事物的比喻。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 + 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場音樂會上,樂團奏起了大簫般的交響樂,令人陶醉。
2. 在盛大的慶典上,禮炮齊鳴,氣氛熱烈,猶如大簫聲中的喜慶。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大簫樂器的形狀和聲音,來記憶“大簫”這個成語的含義。想象一下大簫在慶典中奏響,聲音宏亮、威風凜凜的場景,有助于記憶成語的意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關于中國古代音樂和樂器的知識,可以深入了解大簫在古代的用途和演奏技巧。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生:今天幼兒園舉行了一場大型的游園會,場面熱鬧非凡,猶如大簫聲中的喜慶。
2. 小學生:昨天學校舉行了一場盛大的開學典禮,禮炮齊鳴,校長的講話聲音宏亮,感覺像是大簫奏響一般。
3. 初中生:這部電影的音效設計非常棒,特別是戰斗場面中的爆炸聲和槍聲,像是大簫般威風凜凜。
4. 高中生:在音樂會上,樂團奏起了大簫般的交響樂,音樂的氛圍非常宏大,讓人陶醉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