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龔
基本解釋
指 西漢 龔勝 與 龔舍 。二人相友,并著名節。 晉 葛洪 《抱樸子·逸民》:“四兇與 巢 、 由 同時, 王莽 與二 龔 共世,而不能效也。” 宋 王十朋 《送潛老赴東禪》詩:“難兄難弟 漢 二 龔 ,袈裟縫掖各清風。”
成語(Idiom):二龔
發音(Pronunciation):èr gō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兩個人同時出現在同一個位置或同一件事情上,形容人多而混亂。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二龔一詞源于《莊子·逍遙游》中的一段故事。龔勝是戰國時期魯國的一位名士,他的智慧和才干備受贊譽。有一天,魯國的君王趙簡子邀請龔勝前來謀劃國家大事。與此同時,另一位名士龔蒙也接到了趙簡子的邀請。兩位龔姓名士同時來到趙簡子的宮殿,君王卻不知道應該接待哪位龔士。于是,宮廷中出現了人多而混亂的場面,形成了“二龔”的典故。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多而混亂的場景,尤其是指兩個人同時出現在同一個位置或同一件事情上。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故事起源于中國戰國時期的歷史典故,反映了當時政治混亂、人才輩出的局面。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二龔是由“二”和“龔”兩個字組成的。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會場上人山人海,真是二龔之地。
2. 今天去商場,人太多,簡直是個二龔。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二龔”的發音來記憶,想象兩個名字相同的人同時出現在同一個地方,引發混亂的場景。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中國古代歷史和文化,了解戰國時期的政治狀況和名士的故事。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今天上課的時候,突然有兩個同學同時進了教室,搞得大家都亂了,真是個二龔!
2. 初中生:放學的時候,車站人流擁擠,大家都在爭著上車,場面十分混亂,簡直是個二龔。
3. 高中生:參加校園招聘的時候,人山人海,大家都在爭搶機會,整個場面十分混亂,真是個二龔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