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息
基本解釋
見“ 太息 ”。
成語(Idiom):大息
發音(Pronunciation):dà x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停止呼吸,不再呼吸。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大息是指停止呼吸,不再呼吸的狀態。它用來形容人因極度恐懼、震驚或驚愕而呼吸暫停的情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大息常常用于形容遇到極其驚訝、吃驚、害怕或震驚的情況。可以用于描述人們在聽到令人難以置信的消息、見到令人驚訝的景象或經歷到令人恐懼的事件時的反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大息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明代文學家馮夢龍的小說《喻世明言》中。故事中,有一個富商因為貪婪而被判處死刑,當他聽到這個消息時,他被嚇得大息,停止了呼吸。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大息是由“大”和“息”兩個字組成的,其中,“大”表示大的、極度的,“息”表示呼吸。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聽到那個令人震驚的消息,他嚇得大息了一下。
2. 當她看到那個可怕的畫面時,她驚訝得大息不止。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大息”這個成語與停止呼吸的動作聯系起來,形象地想象一個人在面對極度驚訝或恐懼的情況下停止呼吸的樣子,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情緒、反應相關的成語,如“驚訝萬分”、“吃驚不已”等,以豐富詞匯。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當我看到那只大老虎時,我嚇得大息不止。
2. 初中生:聽到老師說我們要進行一次突發演習時,全班同學都嚇得大息了一下。
3. 高中生:在電影的高潮部分,觀眾們被劇情嚇得大息連連,場面非常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