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繇
成語(Idiom):原繇
發音(Pronunciation):yuán yá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原繇指的是古代官員嚴謹處理公務的態度和作風。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原繇的“原”是指審定、核實,繇是指勉力、努力。原繇原指審查核實公務,后來泛指官員在處理公務時勤勉嚴謹的態度和作風。這個成語強調官員在處理事務時要認真負責,不敷衍塞責。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原繇一詞多用于正面描述官員、公務員等工作人員的態度和作風,表揚其勤勉負責的工作態度。也可以用于批評那些敷衍塞責、不認真負責的官員。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昭公十四年》中記載了一個故事,故事中描述的是魯國昭公去世后,其子莊公即位。莊公聽聞魯國有一位名叫原繇的官員,精通禮儀,嚴謹公正,便派人前去邀請。原繇接到莊公的邀請后,仔細地整理衣冠,準備前往見莊公。然而,當原繇到達魯國時,莊公卻因為一些瑣事而不見他,原繇只得返回。這個故事中展示了原繇勤勉嚴謹的工作作風。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原繇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結構簡單明了,容易理解和記憶。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位官員一向以原繇作風著稱,處理公務非常認真負責。
2. 這個部門的工作人員都要求具備原繇的作風,不能敷衍塞責。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以下方法記憶原繇這個成語:
1. 將“原繇”分解為“原”和“繇”,并理解其含義。原指審定、核實,繇指勉力、努力。將這兩個含義結合起來,就可以理解原繇的意思。
2. 創造一個與原繇相關的聯想故事,例如想象一個勤勉認真的官員在核實公務時的場景,幫助記憶原繇的含義和用法。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對原繇這個成語感興趣,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和故事,例如“刻舟求劍”、“杯水車薪”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簡單):老師告訴我們要像原繇一樣認真學習。
2. 初中生(中等):作為一名學生干部,我要以原繇的態度對待每一項工作。
3. 高中生(較難):在備考期間,他以原繇的作風嚴格要求自己,取得了好成績。
希望以上關于“原繇”的學習指南對您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