峭法
成語(Idiom):峭法(qiào fǎ)
發音(Pronunciation):qiào fǎ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法度嚴密,嚴厲而公正。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峭法”由“峭”和“法”兩個字組成。其中,“峭”意為陡峭、高聳,引申為嚴厲、正直;“法”意為法度、規矩。整個成語的意思是法度嚴密,嚴厲而公正。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多用于形容法律、規章制度等方面嚴密而公正的情況,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為人嚴正、公正。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峭法”源自《晉書·謝安傳》:“安以峭法屬吏,終無所犯。” 謝安是東晉時期的一位重要政治家和文學家,他在擔任宰相期間,以嚴格的法紀治理官吏,使得政府工作有條不紊,沒有嚴重的失職行為發生。后來,人們用“峭法”來形容法度嚴密、嚴厲而公正的治理方式。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峭法的結構為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國家的法律非常峭法,對于違法行為絕不姑息。
2. 這位教師一直以峭法治學,嚴格要求學生按時完成作業。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高山峭壁上有一本厚重的法律書,表示法度嚴密。這樣的圖像可以幫助記憶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謝安的治理方法,學習他的嚴格紀律和公正的治理方式,以及他對于晉朝政治的貢獻。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老師每天都以峭法要求我們按時完成作業。
初中生:這個班級的紀律非常峭法,違紀的同學都會受到懲罰。
高中生:在高考前,學校對考場管理非常峭法,嚴禁任何作弊行為。
大學生:這個學院的紀律嚴明,學生們都要遵守峭法。
成年人:作為一名公務員,他一直以峭法行事,沒有受賄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