黍豚
成語(Idiom):黍豚(shǔ tún)
發音(Pronunciation):shǔ tú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比喻人小器、貪財,不愿意幫助別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黍豚是指黍鼠和豚鼠,兩者都是小動物,貪婪、自私,只顧自己的利益,不愿意與別人分享。因此,黍豚成語用來形容人小氣、貪婪、自私,不愿意幫助別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對于別人的幫助和善意非常吝嗇,只顧自己的利益,不愿意與他人分享??梢杂糜谫H義的描述,表達對于這樣的人的不滿和不贊同。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黍豚的故事起源于《淮南子》一書中的《德充符》篇。故事講述了一個人在路上遇到了一個饑餓的黍鼠和一只肥胖的豚鼠。他給了黍鼠一些食物,但是豚鼠卻不愿意分享自己的食物,只顧自己吃得飽飽的。這個故事通過黍鼠和豚鼠的對比,形象地描繪了一個人小氣、貪婪、自私的形象,從而形成了“黍豚”這個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體部分為“黍豚”,表示人小氣、貪婪、自私的形象。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個黍豚之人,從不愿意幫助別人。
2. 這個人太黍豚了,連一點點小恩小惠都不肯給予別人。
3. 不要和那些黍豚之人交往,他們只顧自己的利益,不會為別人著想。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黍鼠和豚鼠的形象與小氣、貪婪、自私的特征聯系起來,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將黍鼠和豚鼠的形象與一個人小氣、貪婪、自私的形象聯系在一起,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黍豚相關的成語,如“鳩占鵲巢”、“鼠目寸光”等,可以幫助拓展對于這個主題的理解和應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是個黍豚之人,不愿意和別人一起玩。
2. 初中生:那個同學太黍豚了,從不愿意分享自己的東西。
3. 高中生:這個人太黍豚了,明明有能力幫助別人,卻只顧自己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