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痛可言邪 (tòng kě yán xié)
發音(Pronunciation):tong ke yan xie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非常痛苦或痛心,難以忍受的程度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形容痛苦到了極點,無法用言語表達出來的程度。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用于形容極度痛苦或痛心的情況,強調痛苦程度的深重。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莊子·齊物論》:“痛則不痛矣?痛矣則不知痛矣,知痛矣則不痛矣。”這句話的意思是,當人們處于極度痛苦之中時,痛苦已經超過了言語所能表達的范疇,人們無法用言語來形容自己的痛苦。后來,這句話演變為成語“痛可言邪”。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痛(painful)可(can)言(speak)邪(right?)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失去了親人,心中的痛苦痛可言邪。
2. 那位選手在比賽中摔倒受傷,痛苦之情痛可言邪。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成語“痛可言邪”拆分為“痛可”和“言邪”,并聯想到“痛苦到了極點,已經無法言語表達”的意思。可以通過想象自己遭受極度痛苦的情景,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痛苦相關的成語,如“痛定思痛”、“痛心疾首”等,可以拓展對痛苦類成語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摔倒了,痛可言邪!
2. 初中生:考試前一天才開始復習,痛可言邪啊!
3. 高中生:被男/女朋友甩了,痛可言邪,真的好難受。
4. 大學生:論文被導師打回重寫,痛可言邪,一夜白寫了。
5. 成年人:失去了親人,痛可言邪,這是我一生中最大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