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鑿骨搗髓
發(fā)音(Pronunciation):záo gǔ dǎo su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深入探究事物的本質,揭示問題的根本。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鑿骨搗髓是由兩個動詞詞語組成的成語,鑿指用鑿子敲打,骨指人體的骨頭,搗指用杵棒搗擊,髓指人體的骨髓。這個成語形象地比喻深入研究,探索事物的本質,揭示問題的根本。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鑿骨搗髓常用于形容對問題、事物進行深入研究和思考的情境。可以用于討論學術問題、解決困難、深入分析等場景。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鑿骨搗髓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故事中,魏其武安侯被授予了一項重要任務,要替劉邦找出將要背叛他的人。為了找到線索,魏其武安侯采取了深入調查、分析和審訊的方法,最終成功揭露了叛徒的真面目。這個故事形象地展示了鑿骨搗髓的意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鑿骨搗髓是一個由兩個動詞組成的成語,表示連續(xù)的動作。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鑿骨搗髓地研究了整個問題,終于找到了解決的方法。
2. 這位科學家鑿骨搗髓地研究了多年,最終取得了重大突破。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類比記憶的方式來記憶鑿骨搗髓這個成語。想象一個人用鑿子敲打骨頭,然后用杵棒搗擊骨髓,表示深入研究事物的本質。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成語感興趣,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有趣的成語,了解它們的起源和用法。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要鑿骨搗髓地學習,爭取考上好的中學。
2. 初中生:老師讓我們鑿骨搗髓地解析這篇文章,找出作者的意圖。
3. 高中生:為了寫好論文,我鑿骨搗髓地研究了大量的文獻資料。
4. 大學生:在實驗室里,我們鑿骨搗髓地研究新的科學理論。
5. 成年人:為了解決這個難題,我們需要鑿骨搗髓地分析各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