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郎
基本解釋
(1).官名。 秦 置, 漢 沿用。擔任宮中護衛、侍從。屬郎中令。分五官、左、右三中郎署。各署長官稱中郎將,省稱中郎。 漢 蘇武 、 蔡邕 曾任中郎將,后世均以中郎稱之。 唐 杜甫 《送顧八分文學適洪吉州》詩:“ 中郎 石經后, 八分 蓋憔悴。” 宋 劉克莊 《沁園春·十和林卿得女》詞:“ 中郎 傳業, 蔡琰 詞章。”此指 蔡邕 。 元 張翥 《上京秋日》詩:“ 中郎 節在仍歸 漢 ,校尉城空罷護 羌 。”此指 蘇武 。
(2).次子。 元 成廷珪 《戚戚行》:“大郎荷鍤北開河,中郎買刀南討賊。”
成語(Idiom):中郎(zhōng láng)
發音(Pronunciation):zhōng lá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受寵愛的官員或被提拔的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中郎最初是指漢朝時期宦官中的一種職務,后來逐漸演變為稱呼受寵愛的官員或被提拔的人。成語中的“中郎”多用來形容被重用或受到特殊待遇的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某人被提拔、受到重用或受到特殊待遇的情況。可以用來形容在工作、學習或社交場合中,某人因為才能或表現出色而受到賞識和提拔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中郎”起源于中國古代的宦官制度。宦官是指被宮廷選中、閹割后服侍皇帝和皇后的人。漢朝時期,中郎是宦官中的一種職務,負責皇帝的日常起居和行宮內的安全。后來,這個詞逐漸演變為指代受寵愛的官員或被提拔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公司表現出色,被提拔為部門經理,成為公司的中郎。
2. 她的才華和努力使她成為了學校里的中郎,備受老師和同學的贊賞。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中郎”這個詞與受到表揚、提拔或受寵愛的情況聯系起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的宦官制度,以及古代官員的晉升和選拔機制,來深入理解“中郎”的含義和使用場景。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把我選為班長,我成了班級的中郎。
2. 初中生:因為在學校的演講比賽中獲得第一名,我成為了學校的中郎。
3. 高中生:因為在科學競賽中取得了優異成績,我被推薦為學校的中郎。
4. 大學生:我在實習期間表現出色,被公司提拔為中郎,負責重要項目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