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屬
基本解釋
猶撰句。指詩文中兩句綴成對偶。 唐 杜甫 《寄高使君岑長史》詩:“更得清新否?遙知對屬忙。” 唐 孟棨 《本事詩·高逸》:“律度對屬,無不精絶。”
成語(Idiom):對屬
發音(Pronunciation):duì sh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對屬表示兩者相互對應,相互關聯。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對屬是由“對”和“屬”兩個詞組成的成語,其中“對”表示相互,互相;“屬”表示歸屬、屬于。這個成語的含義是指兩者相互關聯、相互對應。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對屬可以用來形容兩個事物之間的關系密切、相互依存的情況。例如,可以用在描述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或者物品之間的關聯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對屬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左傳·宣公十年》。故事中,齊國的宣公派人去周國質問周君為何不封宣公為王。周君回答說:“王者之屬,各有所屬。”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王者有自己的臣民,各個屬于不同的國家。后來,人們用“對屬”來形容兩者相互對應、相互關聯的關系。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對屬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四字成語,屬于形容詞短語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兩個概念對屬,互相影響。
2. 人與自然是對屬的關系,我們應該保護自然環境。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對屬”這個成語的發音“duì shǔ”與“對樹”發音相似,想象兩棵樹緊密地相互依靠、相互關聯,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對屬相關的成語,如“對等”、“對稱”等,來擴展對這個概念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和我的好朋友是對屬的,我們經常一起玩耍。
2. 初中生:數學和物理是對屬的學科,它們互相支持、相互影響。
3. 高中生:人類和自然界是對屬的關系,我們應該保護環境,與自然和諧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