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鵲
基本解釋
(1).指喜鵲。古以鵲噪而行人至,因常以烏鵲預示遠人將歸。 唐 杜甫 《喜觀即到復題短篇》詩之二:“待爾嗔烏鵲,拋書示鶺鴒。” 仇兆鰲 注:“按《西京雜記》:乾鵲噪而行人至。” 宋 戴復古 《鎮江別總領愚子催歸》詩:“老妻懸望占烏鵲,愚子催歸若杜鵑。” 金 元好問 《送欽叔》詩之五:“遙知慈母心,已為烏鵲喜。”
(2).特指神話中七夕為牛郎、織女造橋使能相會的喜鵲。 唐 李邕 《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織女橋邊烏鵲起,仙人樓上鳳凰來。” 唐 李商隱 《辛未七夕》詩:“豈能無意酬烏鵲,惟與蜘蛛乞巧絲。” 明 何景明 《織女賦》:“鳳凰翼以翳車兮,命烏鵲以筑梁。”
(3).烏鴉和喜鵲。《楚辭·九章·涉江》:“燕雀烏鵲,巢堂壇兮。” 王逸 注:“燕、雀、烏、鵲,多口妄鳴,以喻讒佞。”《晉書·李士業傳》:“通街大樹上有烏鵲爭巢,鵲為烏所殺。”《隋書·孝義傳·郭儁》:“家門雍睦,七葉共居,犬豕同乳,烏鵲通巢,時人以為義感之應。”
(4).指烏鴉,烏鳥。《淮南子·說林訓》:“赤肉懸則烏鵲集,鷹隼鷙則眾鳥散。物之散聚,交感以然。” 唐 李嶠 《鑒》詩:“月中烏鵲至,花里鳳皇來。”
成語(Idiom):烏鵲東林(wū què dōng lín)
發音(Pronunciation):wū què dōng lí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們在某個地方聚集,互相交流、討論的場所。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
烏鵲東林這個成語,源于中國古代的一個故事。據說,古代的一位文學家劉禹錫,有一天在東林樹下寫作時,突然有很多烏鵲飛來圍繞他。這些烏鵲并沒有打擾他,反而讓他感到非常開心和興奮。于是,后來人們就用“烏鵲東林”來比喻一個人聚集在某個地方,互相交流、討論事情的場所。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
烏鵲東林這個成語通常用于形容人們在某個地方聚集,互相交流、討論的場所。可以用于形容學術研討會、座談會、講座、朋友聚會等場合。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
烏鵲東林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一位文學家劉禹錫。劉禹錫在東林樹下寫作時,突然有很多烏鵲飛來圍繞他,但它們并沒有打擾他,反而讓他感到非常開心和興奮。這個故事后來被人們傳頌,并用來比喻人們在某個地方聚集,互相交流、討論事情的場所。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
烏鵲東林這個成語由三個漢字組成,分別是烏、鵲、東林。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昨天晚上,在這個讀書俱樂部里真是烏鵲東林,大家互相交流了很多有趣的觀點。
2. 這個研討會上,各位專家學者真是烏鵲東林,討論得非常熱烈。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
可以通過將烏鵲東林的故事和成語的含義聯系起來記憶。想象一下劉禹錫在東林樹下寫作時,被圍繞著的烏鵲,這樣可以幫助記住成語的基本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
了解更多關于中國古代文學家劉禹錫的作品和成就,以及其他與烏鵲相關的成語和故事。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班級里的同學們每天放學后都會聚集在操場上,真是烏鵲東林一樣熱鬧。
2. 初中生:參加學校的辯論社團活動,可以在烏鵲東林中鍛煉自己的辯論能力。
3. 高中生:大家在圖書館里開展的讀書分享會,真是一個烏鵲東林,大家互相交流自己的閱讀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