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閭
成語(Idiom):表閭
發音(Pronunciation):biǎo lǘ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為人表達忠誠、誠實的言行。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表閭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表”意為表達,表示外部展示;“閭”意為門閭,指家門。整個成語形象地比喻人們在言行上表現出的忠誠和誠實。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表閭多用于形容人言行正直,忠誠可靠。常用于贊揚和稱贊他人的品德高尚,也可以用來自我要求,提醒自己保持誠實守信的態度。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表閭的故事起源于《左傳》中的一則記載。春秋時期,魯國有位叫閭丘明的賢人,他的家人生病,但他卻沒有借口逃避工作,而是堅守崗位,忠誠地為國家服務。這個故事被后人用來形容人們在言行上展示忠誠和誠實的行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為人誠實可靠,總是表閭。
2. 她是個表閭的好同學,從不說謊。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表閭的發音和意思,想象一個人站在家門前,表達自己的忠誠和誠實。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誠實、忠誠相關的成語,如“忠誠耿直”、“言而有信”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喜歡和表閭的朋友一起玩,他們從不欺騙我。
2. 初中生:老師常常表揚他是個表閭的學生,從不作弊。
3. 高中生:作為學生干部,我要時刻保持表閭的形象,為同學們做出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