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窮兇極悖
發音(Pronunciation):qióng xiōng jí bè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的行為極其兇惡狂暴,與正常道德規范完全相反。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窮兇極悖是由“窮兇”和“極悖”兩個詞組成的成語。窮兇表示人的行為兇惡、殘暴,沒有道義底線;極悖表示行為與常理完全相反。合在一起形成的成語“窮兇極悖”表示人的行為極其兇惡狂暴,與正常道德規范完全相反。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窮兇極悖常用于形容某人的行為極其惡劣、兇殘,違背道義,與常理相悖。可以用來批評那些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而不擇手段、不顧倫理道德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窮兇極悖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史記》中的一則故事。故事講述了戰國時期,楚國有個叫做石烏的人,他兇惡殘暴,為非作歹,行為極其惡劣。他殺人放火,無惡不作,與正常人的行為完全相悖。因此,人們后來用“窮兇極悖”來形容他的行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形容詞+動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行為窮兇極悖,令人發指。
2. 這個人為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真是窮兇極悖。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在極端貧窮的情況下,變得兇惡狂暴,與正常人的行為完全相反,從而形成了“窮兇極悖”的形象。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相關的成語,如“兇相畢露”、“惡貫滿盈”等,以豐富自己的詞匯和成語知識。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行為真是窮兇極悖,不聽老師的話,打架斗毆。
2. 初中生:這個人為了錢財,不擇手段,做出了一系列窮兇極悖的事情。
3. 高中生:他的行為窮兇極悖,傷害了無辜的人,完全違背了道德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