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害
基本解釋
晉 周處 少年時危害鄉里,時人把他同南山虎、長橋蛟并稱為“三害”。《晉書·周處傳》:“ 處 自知為人所惡,乃慨然有改勵之志,謂父老曰:‘今時和歲豐,何苦而不樂邪?’父老嘆曰:‘三害未除,何樂之有?’ 處 曰:‘何謂也?’答曰:‘南山白額猛獸,長橋下蛟,并子為三矣!’”
英文翻譯
1.【醫】triple harm
成語(Idiom):三害
發音(Pronunciation):sān hà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社會上的三種嚴重危害,即貪污、浪費和官僚主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三害是指貪污、浪費和官僚主義這三種社會現象對社會造成的嚴重危害。貪污是指濫用職權、貪污腐敗;浪費是指不節約資源、揮霍無度;官僚主義是指官員形式主義、官僚作風。這三種現象都會導致社會資源的浪費和不公平分配,嚴重影響社會的健康發展。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三害這個詞語常用于社會批評和反腐倡廉的文章、演講或討論中。它可以用來指責那些貪污腐敗、揮霍無度、官僚作風嚴重的人或組織,也可以用來呼吁全社會共同努力,杜絕這三種危害。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三害》一詞最早出現在中國古代文學作品中,最早見于《紅樓夢》。在《紅樓夢》中,賈政對賈母說:“天下間有三害:一曰貪污,二曰浪費,三曰官僚。”后來,這個詞語逐漸被廣泛使用,成為了描述社會丑惡現象的常用詞匯。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三害是由“三”和“害”兩個字組成的,表示三種危害。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政府的腐敗行為真是三害嚴重,應該受到嚴厲的懲罰。
2. 我們應該集中力量解決三害問題,為社會的進步做出貢獻。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把“三害”這個詞語與貪污、浪費和官僚主義這三種具體社會現象聯系起來,通過反復的閱讀和使用來加深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有關反腐倡廉和社會道德建設的知識,了解更多關于貪污、浪費和官僚主義的案例和影響。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要珍惜糧食,不浪費食物,共同抵制三害。
2. 初中生:貪污、浪費和官僚主義是社會的三大毒瘤,我們要為建設清廉社會做出努力。
3. 高中生:學校應該加強對學生的教育,引導他們遠離三害,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4. 大學生:作為社會的新生力量,我們要積極參與社會改革,消除三害,為社會的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