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戾
基本解釋
指三種乖戾的癖性。 唐 張鷟 《朝野僉載》卷四:“ 李公 ( 李喬 )有三戾:性好榮遷,憎人昇進;性好文章,憎人才筆;性好貪濁,憎人受賂。”
成語(Idiom):三戾
發音(Pronunciation):sān l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的性格或行為極其剛強、剛愎自用。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三戾是由“三”和“戾”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三”表示數量上的多,意味著極端或過度;“戾”表示剛強、剛愎自用。三戾形容一個人的性格或行為非常剛強,固執己見,不易妥協或接受他人的意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三戾一詞多用于描述一個人的性格特點或行為態度。常見的使用場景包括描述一個人固執己見,不肯聽取他人意見或接受不同觀點的情況。也可以用來批評某人的行為過于剛強,不顧他人感受,缺乏靈活性。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昭公二十年》記載了一個關于三戾的故事。在春秋時期,齊國有個叫子產的大夫,他非常剛強,不肯接受他人的意見。有一次,孔子去拜訪子產,子產不僅不接見,還命令門童用弓箭射孔子。孔子趕緊逃離,對門童說:“你們的主人真是三戾啊!”從此,三戾成為了形容剛強、固執的人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三戾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兩個漢字組成,沒有特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性格非常三戾,從不聽取他人的建議。
2. 這位領導太三戾了,不顧團隊的意見,一意孤行。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手持三把劍,剛強地站在那里,表示這個人非常三戾。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三戾相關的成語,如“剛愎自用”、“剛直不阿”等,以豐富對剛強、固執性格的描述。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太三戾了,不肯和我們一起玩。
2. 初中生:我爸爸很三戾,從不聽取我的意見。
3. 高中生:老師的三戾性格讓我們很難與他溝通。
4. 大學生:這個團隊的領導非常三戾,不顧團隊成員的意見。
5. 成年人:他的三戾態度讓他失去了很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