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筏
基本解釋
大竹筏或大木筏。石,通“ 碩 ”。 元 王逢 《江邊竹枝詞》之七:“石筏橫津蛟莫窺,近山張弩或眠旗。”
石筏(shí fá)
發音:shí fá
基本含義:石頭做成的筏子。
詳細解釋:石筏是指用石頭堆砌而成的筏子。成語“石筏”比喻固執己見,堅持錯誤的觀點或做法。
使用場景:常用于形容一個人固執己見,不肯改變自己錯誤的觀點或做法的情況。
故事起源:成語“石筏”出自《莊子·徐無鬼》:“莊子曰:‘夫志者,道之舟也;愚者眾,固如石筏。’”莊子在這里用“石筏”來比喻愚昧固執的人。
成語結構:主體部分是“石筏”,沒有其他修飾成分。
例句:
1. 他就像是一只頑固的石筏,不肯接受別人的意見。
2. 我們要避免成為石筏,要善于接受不同的觀點。
記憶技巧:可以通過聯想記憶,將“石筏”想象成堅硬的石頭堆砌而成的筏子,代表固執己見的人。
延伸學習:可以進一步學習莊子的其他哲學思想,了解更多關于人性和生活的思考。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他就像一塊頑固的石筏,不肯聽老師的話。
初中生:她的做法就像是一座石筏,固執而錯誤。
高中生:他堅持自己的觀點,像是一塊不可動搖的石筏。
【版權聲明】 本文為查字典網站原創文章,版權歸查字典所有。未經許可,禁止轉載、復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內容。違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