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詞語解釋
yì zhèng cí yán ㄧˋ ㄓㄥˋ ㄘㄧˊ ㄧㄢˊ義正詞嚴(義正詞嚴)
◎ 義正詞嚴 yìzhèng-cíyán
[severity in speech and fairness in principal] 持論合理,言詞嚴正;道理正當,措詞嚴肅
詞語解釋
yì zhèng cí yán ㄧˋ ㄓㄥˋ ㄘㄧˊ ㄧㄢˊ義正詞嚴(義正詞嚴)
(1).道理正大而言詞嚴厲。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丹鉛新錄四》:“ 子玄 之論,義正詞嚴,圣人復起,弗能易矣。” 清 林則徐 《會諭同知再行諭飭義律繳土交兇稿》:“本大臣、本部堂聲罪致討,義正詞嚴,斷斷不能再緩矣。”
(2).道理正大而言詞嚴厲。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丹鉛新錄四》:“ 子玄 之論,義正詞嚴,圣人復起,弗能易矣。” 清 林則徐 《會諭同知再行諭飭義律繳土交兇稿》:“本大臣、本部堂聲罪致討,義正詞嚴,斷斷不能再緩矣。”
成語詞典已有該詞條:義正詞嚴
成語(Idiom):義正詞嚴
發音(Pronunciation):yì zhèng cí yá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言辭正當,措辭嚴謹,意味著說話或寫作時表達的觀點正義、明確、嚴肅。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這個成語強調言辭的正當性和準確性,表示說話或寫作時應該遵循道義和法律規定,表達出的觀點應該是正義、明確、嚴肅的。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在辯論、辯駁、批評、評論等言辭表達中,以嚴肅、正當、準確的措辭來表達觀點和意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后漢書·南陽蕭景傳》記載了一個故事,說南陽蕭景被任命為河南太守后,他上任后對貪污腐敗現象進行嚴厲打擊,他在上報給皇帝的奏折中用了很多嚴肅、正當的言辭來揭露和批評貪官污吏,因此被稱為“南陽太守義正詞嚴”。后來,這個成語就形容說話或寫作時言辭嚴謹正當。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義正”和“詞嚴”兩個成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辯論中用了義正詞嚴的措辭,很快就擊敗了對手。
2. 在寫文章時,我們要用義正詞嚴的態度來表達自己的觀點。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以下方法記憶這個成語:
1. 將“義正詞嚴”拆分成“義正”和“詞嚴”,分別理解和記憶這兩個成語的含義。
2. 將這個成語與正直、嚴肅、準確等詞語進行聯想,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言辭表達相關的成語,如“理直氣壯”、“言之鑿鑿”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說我們要用義正詞嚴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觀點。
2. 初中生:在辯論賽中,他用了義正詞嚴的措辭,贏得了比賽。
3. 高中生:寫作文時要注意用義正詞嚴的態度來表達自己的觀點,這樣才能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