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奉
成語(Idiom):取奉
發音(Pronunciation):qǔ fè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取,取得;奉,奉獻。指獲取并奉獻出來。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取奉是一個表示取得某物并獻給別人的成語。它強調了獲取和奉獻的雙重含義,意味著不僅要得到一樣東西,還要以某種方式獻給他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取奉常用于描述人們獲得某種資源或財富,并將其用于公共利益或他人的福祉。它可以用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品德和行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古代有一位名叫楊修的人,他的母親生病了,他為了救治母親,不惜賣掉了家里所有的財產。當他回家后,他的母親已經痊愈了。他的朋友們問他為什么要賣掉所有的財產,他回答說:“我取得了財富,奉獻給了我最親愛的母親。”從此,人們用“取奉”來形容獲取并奉獻出來的行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動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取奉了大量的食品,送給了災區的人們。
2. 她取奉了自己的時間和精力,幫助了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用“取得”和“奉獻”這兩個詞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取得代表獲取,奉獻代表獻給他人。可以想象自己取得了一件寶貝,然后將它奉獻給一個需要它的人,這樣就能記住這個成語的意思了。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奉獻和公益相關的成語,如“救急不救窮”、“舍己為人”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取奉了一本漫畫書,送給了我的好朋友。
2. 初中生:他取奉了自己的時間,幫助老人過馬路。
3. 高中生:她取奉了自己的成績,用來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同學。
4. 大學生:我們應該取奉自己的知識和經驗,回報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