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飡
基本解釋
見“ 分餐 ”。
成語(Idiom):分飡
發音(Pronunciation):fēn fà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平均分配,公平分享。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分飡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分指將事物分開,飡指均等地分配。這個成語用來形容公平地將利益或資源分配給各方,避免偏袒或不公平的情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分飡這個成語常常用來描述公平和平等的分配情況,特別適用于討論資源、財富、機會等的公正分配。它可以用于各種情境,如工作場合、家庭、社會公益活動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分飡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一個傳說。相傳,有一位賢明的國君,他治理國家時非常公正,注重民生。一天,國君舉行了一次盛大的宴會,邀請了許多官員和百姓參加。在宴會上,國君將食物分成了許多份,每份都是相等的,然后按照官員和百姓的身份依次分飡。這個場景成為了后來形成“分飡”這個成語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分飡的結構是由兩個單獨的字組成的,沒有特定的詞序。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這個團隊中,我們要保證工作的成果能夠公平分飡。
2. 這個社會需要建立一個公正的制度,讓財富能夠平等分飡。
3. 作為領導者,你要學會分飡獎勵和責任,不偏袒任何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分飡”與公平、平等的概念聯系起來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平衡的天平,上面有兩個相等的碗,表示分飡是公平均等的分配。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公平和分配相關的成語,如“公平無私”、“均分秋色”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老師要求我們把零食分飡給同學們,讓大家都能分享到。
2. 初中生(13-15歲):班里的獎勵應該按照學生的努力程度來分飡,不應該只給優等生。
3. 高中生(16-18歲):社會資源應該公平分配,讓每個人都有平等的機會。
4. 大學生(19-22歲):團隊的工作成果應該根據每個人的貢獻來分飡,不能讓某個人獨占功勞。
5. 成年人(23歲及以上):公司的利潤應該按照員工的工作量和貢獻來分飡,不應該只給高層管理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