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絕
成語(Idiom):愁絕
發音(Pronunciation):chóu ju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極度憂愁,悲傷到極點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愁絕指的是憂愁到了極點,悲傷無法自持的狀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非常悲傷或憂愁的情緒,表示極度的痛苦和無法擺脫的困境。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哀公十四年》中記載了一位名叫齊宣公的人,他的國家遭受戰亂,百姓流離失所,他為此感到無比憂愁,悲傷到了極點,因此有了“愁絕”這個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愁絕是由“愁”和“絕”兩個字組成的,其中“愁”表示憂愁,煩惱,“絕”表示到了極點,無法再忍受。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失去了最親密的朋友,悲傷到了愁絕的地步。
2. 在生活的壓力下,他感到愁絕,不知道該如何應對。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利用“愁絕”這個成語的發音來記憶,其中“愁”發音類似于英文中的“show”,可以想象一個人在舞臺上表演時,突然遭遇了非常糟糕的事情,憂愁到了極點,無法再繼續表演,表情非常悲傷。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憂愁、悲傷相關的成語,如“愁眉苦臉”、“愁腸百轉”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考試考得很差,媽媽看到我的成績單后愁絕了。
2. 初中生:我的寵物狗突然生病了,我非常擔心,愁絕地等待它的康復。
3. 高中生:考試前夜,我發現自己還有很多知識沒有復習,感到愁絕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