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絲拐
成語(Idiom):螺絲拐 (luó sī guǎi)
發音(Pronunciation):luó sī guǎ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行走時腿腳不協調,步履蹣跚。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螺絲拐是由兩個詞組成的成語,其中“螺絲”指螺絲釘,而“拐”指拐杖。螺絲是一種螺旋形的金屬零件,拐杖則是輔助行走的器具。這個成語比喻人行走時腿腳不協調,步履蹣跚,形象地描述了一個人行走困難的樣子。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通常用于形容走路不穩定、腿腳不靈活的人,也可以用于形容行動不協調、缺乏靈活性的事物或行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螺絲拐的故事并不常見,但成語的形象比喻源自于現實生活中行走困難、步履蹣跚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由兩個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腿腳不好,走起路來像個螺絲拐。
2. 這輛車的轉彎半徑太大了,像個螺絲拐一樣。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住該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手持拐杖,腿腳不協調地走路,形象地描繪出了螺絲拐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形容行走不穩定的成語,如“跌跌撞撞”、“東倒西歪”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7-12歲):她腿腳不好,走起路來像個螺絲拐。
2. 初中生(13-15歲):他的腿腳不協調,走路總是像個螺絲拐。
3. 高中生(16-18歲):他走路姿態不穩定,像個螺絲拐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