瀾倒
成語(Idiom):瀾倒(lán dǎo)
發音(Pronunciation):lán dǎ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江河湖泊的水勢猛烈洶涌,波浪翻滾。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瀾倒出自《詩經·大雅·蕩》:“瀾倒瀉其百里,維蒸民之無已。”意為江河湖泊的水勢猛烈洶涌,波浪翻滾,形容力量、勢頭非常強大。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事物的氣勢磅礴、浩大,或者形容局勢的劇烈變動。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瀾倒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詩經》中,描述了江河湖泊水勢的猛烈洶涌。這個成語通過描繪自然景觀來表達人們對自然的敬畏和對力量的贊美。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瀾倒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場風暴過后,海面上瀾倒的浪花令人生畏。
2. 那位演講者以瀾倒的聲勢和氣勢征服了全場觀眾。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瀾倒”這個成語與“江河湖泊的水勢猛烈洶涌,波浪翻滾”的意象聯系起來,形象地記憶它的基本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水相關的成語,如“波瀾壯闊”、“浩浩蕩蕩”等,可以進一步豐富對瀾倒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海上的大浪瀾倒,讓人害怕。
2. 初中生:這場比賽中,我以瀾倒的勢頭一舉奪冠。
3. 高中生:歷史的瀾倒讓我們深刻認識到人類社會的變革。
注意:以上例句僅供參考,實際使用時請根據具體語境進行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