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漏
成語(Idiom):待漏
發音(Pronunciation):dài lòu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等待時機,暗中觀察,尋找機會。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待漏一詞來源于《論語·公冶長》:“觀其所待而待之,故曰待漏。”意為在等待的過程中,觀察時機并等待合適的機會。形容謹慎等待時機,抓住有利時機行動。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通常用于描述謹慎等待時機的情況,可以用于各種場合,如工作、學習、生活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來源于孔子的弟子公冶長。公冶長是孔門七十二賢人之一,他因為謹慎觀察時機而被孔子贊賞。孔子說:“觀其所待而待之,故曰待漏。”意為觀察公冶長等待時機的行為,因此稱之為待漏。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待漏是一個動賓短語,由動詞“待”和名詞“漏”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工作中總是喜歡待漏,等待最佳的時機才會出手。
2. 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企業需要謹慎待漏,抓住市場機會。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待漏的過程就像等待雨水漏下來一樣,需要耐心觀察,等待合適的時機。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等待、觀察相關的成語,如“觀望”、“伺機”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要待漏,等到放學后再去買冰淇淋。
2. 初中生:他在比賽中待漏,最后一刻才沖過終點線。
3. 高中生:在大學申請時,我決定待漏,等待更好的機會。
4. 大學生:在創業之前,我需要待漏,觀察市場的發展趨勢。
希望這個學習指南能夠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運用成語“待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