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材
成語(Idiom):周材
發音(Pronunciation):zhōu cá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才廣博,各方面的才能都很出眾。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周材是由“周”指周秦時期的國君,代表了才能卓越的人,而“材”則指人才。周材成語形容一個人具有多方面的才能,能夠在各個領域都表現出色。這個成語強調了一個人的全面發展和多才多藝的才能。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才出眾、才能全面的情況。可以用來贊美一個人在不同領域都有出色的表現,或者形容一個人具備多種技能和才華。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齊太公世家》中記載了一個關于周材的故事。周公旦(公元前11世紀),是周文王的弟弟,他在政治、軍事、禮儀等方面都有卓越的才能,被封為周公,并被尊稱為周公旦。他的才能和貢獻被後人稱贊為“周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周材由兩個漢字組成,沒有固定的詞序。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才華真是周材,無論是音樂、繪畫還是文學,他都表現出色。
2. 這位選手不僅在游泳比賽中獲得冠軍,還在數學競賽中取得了第一名,可謂是周材之才。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周材”成語的發音和基本含義。想象一個人名叫周材,他的名字中的“周”代表全面,而“材”代表才能,所以周材就是一個具備全面才能的人。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周材相關的成語,如“材大于周”、“材蔽金”等,來加深對成語的理解和運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5-12歲):他的畫畫、唱歌和跳舞都很好,真是一個周材之才。
2. 初中生(13-15歲):他在學校中除了成績優秀,還擅長體育運動和樂器演奏,可以說是一個周材之才。
3. 高中生(16-18歲):他不僅在學術方面表現出色,還在辯論賽和志愿者工作中展現出優秀的能力,是一個真正的周材。
4. 大學生(19-22歲):他在學校中是學生會主席,同時也是一名優秀的科研人員,他的全面才能使他成為了一個周材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