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 [釋義] 見<鉤心斗角>。
- [構成] 并列式:勾心+斗角
- [同義] 爾虞我詐
- [反義] 肝膽相照
詳細解釋
詞語解釋
gōu xīn dòu jiǎo ㄍㄡ ㄒㄧㄣ ㄉㄡˋ ㄐㄧㄠˇ勾心斗角(勾心鬭角)
◎ 勾心斗角 gōuxīn-dòujiǎo
[plot and wrangle;confront and intrigue against each other and get locked in strife] 指用心計、耍心眼,明爭暗斗,相互排擠
業主們勾心斗角
這個人雖然年輕,卻善用心計,平日里禁不住會干些勾心斗角的勾當,所以人緣很壞
詞語解釋
gōu xīn dòu jiǎo ㄍㄡ ㄒㄧㄣ ㄉㄡˋ ㄐㄧㄠˇ勾心斗角(勾心鬭角)
(1).形容宮室結構錯綜復雜而又精巧工致。語出 唐 杜牧 《阿房宮賦》:“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勢,鉤心鬭角?!?孫中山 《建國方略·行易知難》:“再而家宅之形式如何結構,使之勾心鬭角以適觀瞻,此應用之美術學所必需知也?!?/p>
(2).比喻各用心機,明爭暗斗。 瞿秋白 《亂彈·拉塊司令》:“而且這些‘新英雄’互相之間還正在勾心斗爭的排擠著,傾軋著,準備著混戰?!?蔣子龍 《一個工廠秘書的日記》:“廠長之間勾心斗爭的事,我從來不參予。”
成語詞典已有該詞條:勾心斗角
成語(Idiom):勾心斗角
發音(Pronunciation):gōu xīn dòu jiǎ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們為了爭奪權力、地位或利益而互相斗爭、互相算計。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勾心斗角形容人們為了爭奪自己的目標而進行的斗爭,通常是暗中進行,充滿心機和算計。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政治、職場、人際關系等領域中的復雜爭斗和算計。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勾心斗角”最早出現在《左傳·宣公十五年》中。據傳,公元前574年,齊國公子糾與公孫無知爭奪齊國的繼承權,雙方通過心機和算計進行斗爭,最終公孫無知失敗,被趕出齊國。這個故事成為“勾心斗角”這個成語的源頭。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勾心斗角是一個由四個漢字組成的成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職場上,人們常常為了升職爭奪而勾心斗角。
2. 這個政治家以其勾心斗角的手段在黨內取得了巨大的影響力。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勾心斗角”想象成兩個人用心機和算計在斗爭中勾勒出復雜的圖案,通過這個形象來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政治斗爭和權力爭奪相關的成語,如“爾虞我詐”、“明爭暗斗”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在游戲中,我們常常為了贏得比賽而勾心斗角。
2. 初中生:班級里的同學為了爭奪班長職位而勾心斗角。
3. 高中生:在學校的社團中,大家為了爭取更多的資源而勾心斗角。
4. 大學生:在實習的公司里,同學們為了爭取優秀的工作機會而勾心斗角。
5. 成年人:在職場上,同事們為了升職加薪而勾心斗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