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父
基本解釋
亦稱“ 尼甫 ”。對 孔子 的尊稱。 孔子 字 仲尼 ,故稱。《左傳·哀公十六年》:“旻天不弔,不憖遺一老。俾屏余一人以在位,煢煢余在疚。嗚呼哀哉, 尼父 !無自律。” 漢 班固 《白虎通·圣人》:“ 孔子 反宇,是謂 尼甫 。” 唐 李涉 《懷古》詩:“ 尼父 未適 魯 ,屢屢倦迷津。” 明 馮夢龍 《<山歌>敘》:“ 桑間 濮 上,《國風》刺之, 尼父 録焉。”
成語(Idiom):尼父
發音(Pronunciation):ní f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對別人的父親不敬,不尊重。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尼父是一個貶義詞語,表示對別人的父親不尊重或不敬的態度。這個成語常常用來形容一個人言行不端,不懂得尊重他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尼父一詞通常用來批評或諷刺一個人的不端行為,特別是對他人的父親不尊重的行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這個成語要小心,避免冒犯他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尼父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儒家文化。在儒家思想中,尊敬父親是非常重要的道德準則之一。因此,對別人的父親不尊重的行為被視為非常不端和不道德的。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尼父由兩個漢字組成,尼和父。尼是一個表示否定的字,父表示父親。結合在一起,尼父表示對別人的父親不尊重。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竟然對我的父親說出尼父的話,真是太無禮了!
2. 你怎么可以對長輩說尼父的話?這是不對的。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尼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對別人的父親說出不敬的話,然后想象這個人被人批評和諷刺的情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家庭和尊重相關的成語,例如“尊師重道”、“孝敬父母”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應該尊重老師和父母,不要說尼父的話。
2. 初中生:他竟然對別人的父親說出尼父的話,真是太不尊重了!
3. 高中生:尊重他人的家庭是我們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不能說尼父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