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粟
基本解釋
謂國庫的糧食。《左傳·襄公二十九年》:“ 宋 亦饑,請於 平公 ,出公粟以貸。”
成語(Idiom):公粟 (gōng sù)
發音(Pronunciation):gōng s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公粟指的是國家或公家的糧食,也可引申為公共財產。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公粟一詞起源于中國古代農業社會。在古代,農民種植糧食時,一部分糧食是屬于國家或公家的,作為稅收或貢品。因此,公粟這個成語表示國家或公共財產。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公粟這個成語通常用于形容國家或公共財產,表達對公共財產的重視和保護。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公粟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農業社會。在古代,農民種植糧食時,一部分糧食是屬于國家或公家的,作為稅收或貢品。因此,公粟這個成語就形成了。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公粟由兩個字組成,分別是“公”和“粟”。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些土地是國家的公粟,不能私自占用。
2. 他在公粟管理方面做得很出色,得到了領導的表揚。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公粟這個成語與國家或公共財產聯系起來,幫助記憶。可以想象一座莊稼田,其中的粟米代表公粟,象征著國家或公共財產。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學習相關的成語或詞語來擴展對公粟的理解,如“公器私用”、“公道正派”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教育我們要愛護學校的公粟,不要亂扔垃圾。
2. 初中生:作為中學生,我們應該珍惜公粟,不浪費食物。
3. 高中生:公粟是國家的財富,我們要為國家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4. 大學生:在校園里,我們要共同維護公粟,建設一個美好的學習環境。
希望這個學習指南能夠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記憶公粟這個成語。